迷路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竟成了第一
TUhjnbcbe - 2023/8/5 20:36:00

他是一位神父,但传教只是他的副业,科研才是他的主业和追求。他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很多中国人不知道他,但是,他在中国的科学发现和建树潜移默化地进入中国文化、科学和人民的爱好之中。他把大熊猫、麋鹿、川金丝猴、扭角羚、珙桐树等个新物种从深山野林和封闭的皇家林苑介绍到全世界。他就是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

到中国去

戴维的父亲有医生和庄园主双重身份。他对博物学,尤其对医学和各种新发现很有兴趣,使孩子们深受感染。每次长时间散步或假期带孩子们旅游时,他总是培养孩子们对新奇事物的乐趣,让他们陶醉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之中。渐渐地,戴维对神奇的大自然沉醉而不能自拔。

戴维长大后,被送到一家修道院当世俗的寄宿学生。这里的教学多样化,是吸引好奇与渴求知识的青年的地方。戴维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在修道院的学业后,向父母提出了想当传教士的愿望,随后,他接受了严格的宗教训练。

年,戴维向教会提出愿意到遥远的东方去传教,尤其想到中国。但是,教会发现了他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的能力,在年把他送到意大利的萨沃纳神学院学习和教授自然科学,那里专门培养对自然特别有兴趣的年轻人。在萨沃纳,戴维从事各种科学收藏,并加强技术方面的业务培训,成为一位优秀的动植物标本制作师和研究助手。他练就了弹无虚发的枪法和用口哨声诱捕鸟类、哺乳类的绝活。在这里的10年培训和工作,使他成为一位功底扎实的博物学家。

把麋鹿介绍给欧洲

此时的戴维,已是玉在椟中求善价,剑在鞘中待时飞。他等待着时机。

年11月,教会决定派戴维和其他一些传教士前往北京。去北京之前,戴维来到巴黎,开始学习中文。他还结识了一些闻名欧洲的著名科学家,他们每个人都提出了需要了解和搜集的动植物名录。于是,戴维肩负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法国科学院通讯员、英国皇家动物学会通讯员的职责前往中国——虽然他身披着传教士的长袍。

年2月,戴维带着科学家们拟出的全部名单登上了前往中国的海船。到达中国后,戴维首先在北京周边考察。年6月,他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寄出了第一批标本。馆长亨利·米勒-爱德华兹高度评价这些高质量的标本。盼望已久的法国及欧洲的科学家们预感到,戴维正在打开一座动植物宝库的大门。每一位科学家都写信鼓励戴维,翘首企盼来自中国的好消息。

戴维没有让这些科学家失望。他发现,在北京南海子的皇家猎苑中养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瑞兽“四不像”(麋鹿)。这种中国特有的鹿科新种被命名为“戴维神父鹿”,也称“戴维鹿”。—年间,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国从南海子弄走了几十只麋鹿到外国喂养。当麋鹿在中国绝迹之后,这些流散在国外的麋鹿被重新引进中国并成功繁育,成为全世界濒危动物回归故地繁育成功的最典型的范例。可以说,如果没有戴维对麋鹿的科学发现和推介,麋鹿可能已经在当时风云动荡的地球上消失了。

把熊猫引荐给世界

年2月的最后一天,戴维来到了四川穆坪。3月11日,戴维受邀到一位地主家喝茶,在他家里戴维第一次看到挂在墙上的黑白兽皮。在那一瞬间,戴维眼中充满了惊异与震撼。天哪,伟大的造物主居然创造出如此奇特的大型动物。它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黑毛如漆,白毛似雪,形成强烈的反差,在绿色的林海中那黑白色块是多么绚丽。戴维像是被电光火石击中,目不转睛地痴痴地望着那张兽皮。火塘中的火光在戴维的眼中跳跃闪烁。戴维凭借博物学家的直觉意识到,他发现了一个动物新种,而这种动物有着不可思议的特殊魅力。主人见戴维如此痴迷,便告诉他,这是“白熊”皮,附近的山上就有。戴维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活兽,认为“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

3月17日,戴维带着仆人到野外考察。沿途的地质结构和动植物让他们着迷。他们愈走愈远,迷了三次路,晚上仍在危险的冰雪溪沟攀援。戴维明白处境的危险,一再重复说:“如果今天晚上我们死不了,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死了!”结果,一位在山里采药的青年农民提着马灯来救了他俩。戴维在日记中说:“这天真是糟糕,但并没有征服我收集自然资源的信心。在这些差点使我们迷路的可怕的山林里,生活着大量的哺乳动物,它们并不属于我。我捕捉到两个新种:一只灰松鼠和一只星鸦。”

3月23日,当地猎人带来一只幼年“白熊”,捕获时还是活的,为了运送方便,猎人把它杀死了。猎人以十分高昂的索价把这只“白熊”幼体卖给戴维。戴维由此证实了这种奇异动物的存在。4月1日,猎人又带回一只成年雌性“白熊”。考虑到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标本送到巴黎,戴维写信请求立即公布对这种熊的描述,认为这可能是科学上的一个新发现。

戴维的信发表在当年的《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上。他在信中将这一新物种称为“黑白熊”。他还提到了那只新获得的雌性“黑白熊”,“它体型适中,皮毛的白色部分泛*,且黑色部分较幼体之色泽更深沉而又更光亮。”不过,这只“黑白熊”终因饲养不当而死去,戴维把它的皮骨运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的大熊猫模式标本。

博物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亨利·米勒-爱德华兹之子,后接任父职)在认真研究后认为,这种动物不是熊属,而是一个新属。他在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就其外貌而言,它的确与熊很相似,但其骨骼特征和牙齿与熊的区别十分明显,而与小熊猫和浣熊相近。这一定是一种新属,我已经将它命名为‘猫熊属’。”

戴维肯定没有想到今天全人类对他所发现的“黑白熊”的宠爱程度。现在,戴维曾经生活过的穆坪天主教堂成了公认的大熊猫圣殿。戴维在穆坪呆了8个月23天。他虽然身为传教士,却是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博物搜集的。在穆坪,他发现了数十个动植物新属种,使这里成为至今在全球赫赫有名的模式标本产地。

险些致命的考察

此后,戴维继续在中国考察,足迹遍及青海、江西、秦岭、福建等地。由于时局动荡、环境艰险,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年9月30日,戴维拖着虚弱的身体,跟随一支小小的商队出发去福建山区。10月2日,他们来到一个很小的村子,戴维发烧了,卧床不起。他听人说不远处有猴群,坚持要到那里。为了不致摔倒和掉队,他让人在他的腰带上拴一根绳子,让人家牵着走。这样连滚带爬、踉踉跄跄,一天走十几个小时,在午夜前到达挂墩。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庄,建在一个很陡的山坡上。戴维只能呆在家里,指导猎人和学生去采集标本,他带病抓紧制作动物标本,“尽管发烧和恶心,还是要去掏动物的内脏,手指僵硬而且发抖,浑身打冷战。”

戴维在事后记述在挂墩的状况时说:“我胸部的炎症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威胁要杀死我……我要死在这里会很遗憾,而且也没有完成我的任务!我感到很痛苦。”“在10日晚,我自己觉得是那么透不过气来,离死亡已经那么近了,我想我已到了临终时刻……”14日,奇迹发生了,病魔放过了他。或许上帝认为戴维在人间还有很多事要做,不愿让他仅仅47岁就到天国去清闲。

福建挂墩和四川穆坪一样,因为戴维九死一生的艰难考察和众多新发现,成为西方生物界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竟成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