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感统失调,很多人都是迷茫的,感统失调是什么?感统失调是怎么来的?感统失调有什么影响?感统失调是不是病?对于这些很多家长都是一无所知的,为此,现在我们就来聊聊感统失调。
首先很多家长以为感统失调是病,其实感统失调既不是症也不是病,它在所有孩子的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别而已。就算成年人也会有感统失调,如晕车、船、畏高,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感统失调一般分3个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一般来说,孩子轻度的感统失调是不容易被家长发现的,往往都是在发现孩子有很大的问题以后才觉得有必要带孩子去检查,可是,这时孩子可能已经超过6岁了,6岁以后再训练就没有6岁以前训练的效果那么好了;中度感统失调的孩子在行为、语言、情绪、运动方面的问题都会有明显的表现,家长很容易发现;重度感统失调的孩子问题就更明显了,在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所以家长一般都会比较重视,也就不容易错过最好的训练时期。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大脑和身体不能够协调发展。感统失调早在年便有人提出来,但是只有最近几年才被大家熟知。
儿童出现感统失调现象比较多的时期大概就是年非典时期,那时期每家每户都人心惶惶,唯恐家人染上非典,禁止小孩外出,小孩只能够在家里里生活,缺少各种环境的接触,为此那一代人很多人都带有感统失调的症状。
当下疫情很多小孩停课停学,无法复课,越来越带有感统失调的倾向,还有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长太过于宠溺孩子,包办代办过多,许多家长不许小孩触摸家长觉得比较危险的物品,怕脏不让孩子玩沙子,其实沙子是可以很好的训练感觉统合的,只是给孩子讲解一些教科书般的知识;将食物弄的十分细腻才给孩子吃,宝宝无需咀嚼就能下咽,不能很好的使用味觉;孩子缺少与实物接触的机会,触觉与视觉功能得不到锻炼,与大脑不能很好协调发展。
感统失调的表现感统失调的治疗办法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摇篮、木马、秋千、滑梯、平衡踩踏车、平衡独木桥等练习,通过调整脊柱中枢神经,使中耳平衡体系得到加强,进而增强前庭的平衡及稳定性。
视觉感不良
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等练习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可以通过玩沙子、玩水游泳、蹦床等进行练习,以强化皮肤、大小肌肉群、关节、神经的感应能力,增强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性。
本体感失调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对于这种情况,可让孩子使用滑板、平衡板、平衡木、独木桥等进行练习,加强躯干、肢体等肌肉、肌腱和关节与神经末梢的调控,从而掌握自己的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使身体运动能力灵活、左右脑健全、均衡的发展。
动作协调不良
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对于这类孩子,可进行“将沙包投入吊篮内”、听数字跳圈、跳橡皮筋、爬行、翻滚等练习。
精细动作不良
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对于这类孩子,可进行抽陀螺、放风筝、钓瓶子、投沙包到固定区域等练习,以增强大脑对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
其实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
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
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
家长不只是要爱护,保护孩子,
更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