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偶然发现了自己成长中的瓶颈,总是喜欢讨别人的欢心,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看到自己说出的话语能让别人开心,自己开心但好像又不开心,面对夜晚抑郁烦躁的情绪扑面而来,笃定那就是恐惧。自己渴望消化但内心的极度无奈又让自己格外压抑,泪水不像男人一样的流了出来,害怕同学,伙伴,朋友从眼中看出自己的脆弱,想要被家人理解但又不想被别人太过了解。
在开心和难过中重复徘徊,在两个尽头间反复挣扎,接受像是对自己的洗礼,而不接受又成了荒唐无比的抵抗,我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开心,什么时候能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好像只是存在于我们平时言语中的想象,我们只能向往着幼年时期的天真,但等待我们的却不是救赎,而是内心疯狂的比较。
我的大学舍友就是这样的人,打游戏比,学习比,打篮球比,想和谁比就和谁比,有些时候我感觉如果是自己说出来会特别尴尬和荒谬的话在他嘴里那简直是常客。直到后来我甚至觉得言论自由是为了方便他的。看到别人去学习,就开始在床上抱怨着自己颓废,声称不想继续颓废下去,没过一会就打开了电脑缓冲自己的思维,接着打游戏,努力平息和缓冲自己的情绪。看到今年考生说题简单就又开始抱怨自己怎么当初怎么没去复读。
他对待生活真的认真到就像是一个演员。丰富到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话题,每一次讨论,而且他的嘴也的确很努力,在攀比这件事上从来都会默认般的带上他。某天看到我在刷鞋,告诉我说,他自己从来不刷鞋,都是穿脏了再买,在那一刻,我懵了,我懵的嘴里一个字吐不出来。
而且他也一直忽略了我们怎么看待他。大家都静静的看着他在默默“表演”,我们都是同龄人,我又何尝不理解他这种方式,但后来我真的不理解了,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病”。一种你不和他接触就看不出来的“病”。一种你在评价时一不小心就会说我有病的“病”。
而他的那些说出来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话,在我们看来,难以用语言来回应。大家都不愿意戳穿所谓的本质,因为我们都明白,要给对方留面子,我们不再是冲动的小家伙。而他却可以依靠着这份面子,不顾任何后果,肆无忌惮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的小学同学曾经告诉过我,在高中期间有一次化学考试成绩发下来,她比他的同桌高了几分,同桌知道后脸都黑了,理也不理她,弄得气氛顿时尴尬无比,好像她做错了什么一样。
真的有必要这么明显的比较吗。这种让人看到满腹疑惑的行为我直接选择沉默,这种病态式比较不但不会给别人增添一点动力,过度比较反而会让人陷入无底深渊和极端困境难以走出……
当自己慢慢长大就会发现,回答那些蠢到不能再蠢的问题往往是沉默,而不是自己去解释半天后可能还会留下的语塞。
小时候考砸了,和父母交代时总是说,谁谁谁排成绩在自己的后面,而父母的话也总是老样子,你怎么不向那些好的同学看。其实我的比较是为了给自己建造堡垒,阻挡父母枪林弹雨般的言语袭击,而父母则是为了让我不留一砖一瓦赤裸裸的等待和接受批评。我承认父母的话大多数时是对的,但太频繁的来袭,我会想要放走这片洪流。
在我的立场,就算是要比的情况下,也可以低调内敛一些,自己在内心默默作数,这种方法是良性而且也很负责,既不会去影响别人。也能满足自己。而不是口无遮拦的去用粗糙的话语去讽刺和挑衅对方不如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把比较的对象当做榜样和朋友。
比较的现象早就存在了,在我们没出生以前。
人们在互相比着谁能生儿子,长大以后比较谁学习好,谁长得高。其实这些都无所谓,只要互不影响这又有什么呢!在我高中期间和母亲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缘由是母亲一直在和我聊天时夸赞着表哥的各种优点,说我什么也不会干并且也不懂事,而表哥会的比我多得多,其实我也承认这一点,我的确很笨,在外人看来可能这没什么,对,的确是没什么,我们始终热衷于评价,无论是公开评论还是在心里默默评论。而谁又会关乎当事人的感受。在当时第一次的我在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波澜,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就是赤裸裸的比较。
自己可能是许久被那些“洗脑”的比较话语冲昏了头脑和磨损了底线,我终于爆发了,我冲母亲大声喊叫道,他这么好,你怎么不让他当你的儿子。我哭了,眼泪就像熟悉的朋友一样来敲门顺带光临我的脸颊,最后换来的结果是:我伤害了母亲,而母亲也误会了我。我承认我在和母亲吵架爆发时的那一刻恨死了当时的母亲,我恨的是他的教育方式,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用一些嘲讽的话语激励你去努力。
初中的我在饭桌上也常常被说到泪水直往饭碗里流,而我自己却还要硬着头皮把米饭吃完。我忘了当时米饭的味道。后来的我果然也莫名的多了一些自卑。
我的那些自认为可以拿出手的爱好在父母口中就像是迷路的笨小孩,他们一旦离开家就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而父母也未曾想要把他们的痕迹吐露出去,但我却时常惦记着他们,因为是我让他们一直如此平庸的存在和出现而不得前进一步,而他们也一直像个孩童沉睡在我的心里未曾离开一步。但我坚信我终究有一天我会给他们一个最好的归宿。
年轻的孩子们从来不害怕家人老师口中的那份比较,他们可以平淡清晰的接受,但他们最接受不了的是那份话语中携带着的对自己本身的评价过于看低和那份不正常和不信任的语气和口吻。那是带给我们的伤害,也许我们不需要太多鼓励,但未知的伤害我们没必要接受也不需要强迫自己承担和消化。
希望多年后为人父母时的你们或者是他们,请在对着自己的孩子时能把嘴边那句“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这句话改成“我相信你”,也许我的青春回不去了,但他们的青春也许还未曾开始。也许他们的青春还可以改变。
比较本来没有错,错的是一些极端的人们在它的前面加上形容词和滥用它来满足和抬高自己。
现在的我,凡事不争不抢,喜欢什么就马上去做,我不用和谁比较,我也不用被谁提醒,自己就是故事本身。
海明威曾经说过:“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所以在生活中还是少一些刻意的比较,多一些努力的真诚吧,自己努力还需要在别人身上找动力总有一天会累的,做事做人问心无愧,善待自己就好。在乎比较的越多,你以为你得到的更多,但其实你失去的反而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