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的路怎么过不迷路的人生插画大师薛蓝
TUhjnbcbe - 2024/6/26 17:14:00

曾经有一本书很触动我,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书中的女主角叫莉迪亚,她的父亲是华裔,有天赋,又很努力,最终从哈佛毕业;母亲是白人,曾立志当个医生,可后来接连怀孕,成为了一名主妇。

听上去还不错,对不对?可莉迪亚却觉得很痛苦。父亲一直苦于无法融入白人社会,于是期待女儿广交好友,左右逢源;母亲则遗憾自己没能成为医生,于是希望女儿考好成绩、进好大学,将来干一番事业。

伍绮诗写道,“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很能理解莉迪亚的父母,毕竟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是需要勇气的。可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不该生拉硬拽地逼孩子往自己铺设好的路上走。

最近读了一本很棒的绘本,薛蓝·约纳科维奇的《我的路》,讲的就是关于人生道路的故事。

薛蓝是克罗地亚著名的图画书作家、插画家,创作了百余部作品,揽下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徽奖、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最佳童书特别奖等多项大奖。在他创作的百余部作品中,有五本被视为他最重要的作品,其中一本,就是《我的路》。

男孩、鞋子和小石子

《我的路》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人生轨迹。在蹒跚学步时,他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人生第一双鞋,他穿上这双鞋,开启了探索之路。踢球、上课、工作、参军、结婚......他从孩童变成少年,从少年走向青年,最后成为了一个老爷爷,脚上的鞋也跟着换了又换,现在陪伴着他的,是一双拖鞋。

书中花了大量笔墨写了一块隐形的小石子,它藏在男孩的鞋子里,每当男孩偏离他的路时,小石子就会提醒他。当男孩有不好的想法时,无法专注做该做的事时,不喜欢自己的处境时,就能感受到小石子的存在。

“隐形的小石子帮我整理思路,分辨是非,带我走出困境。”

小石子的隐喻

文学博士、儿童文学研究者王帅乃说,“不要以为小石子是妨碍他前行的存在,恰恰相反,她的作用是提醒主人公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另外,小石子的提醒常常和找到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有关,他帮助我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成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我这样理解,小石子代表着一种冲突,主人公所面临的外在环境与内在自我的冲突。主人公与小石子磨合的过程,也是他与社会磨合的过程。

班里的“小气鬼”戴安娜只与女生分蛋糕,他希望吃到蛋糕,但又没办法左右他人的选择;他在第一场音乐会演奏,他希望看看漂亮的歌唱家西尔维娅,或者自由地摆动身体,但职业道德约束着他集中注意力;他被迫去参军,真心不喜欢待在那儿,可纪律让他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听从指挥......

你看,冲突无处不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自我约束,积极调适,这当然不如任性妄为痛快,但任性妄为会带来无穷的后患——毁掉人际关系,毁掉工作,甚至毁掉人生。

所以,需要有这么一块小石子,提醒你、约束你,你承受了一定程度的痛楚,但也收获了更多的成长与美好。

约束与自由

美国批评家佩里有一句名言,“作诗是戴着镣铐跳舞”,本意是说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要遵守格律的规则。其实,“戴着镣铐跳舞”也适用于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拥有的自由都是带有约束的自由,而这种带有约束的自由,有时比绝对的自由更好。比如说,法律要求每个人遵纪守法,这当然给了我们约束感,可有了法律,我们才能更有序、更坦然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必时刻担心谁侵犯自己的权益。

在《我的路》中,主人公有时候也不得不面对很多约束,但这与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不冲突,他从事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与心爱的人结婚,与旧友见面,外出旅行,收集纪念品......

以前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碰到那种求x的值的题,老师就要我们把题目里的条件划出来,是不是整数呀?有没有区间呀?要是漏掉了,题就解不出了。其实人生也是这样,设置目标函数的时候,要记得有什么样的约束条件。你可以接受牺牲掉什么?什么东西是你绝对不能放弃的?什么事情是你的底线?想清楚这些,有些问题就有解了。

如果你是与孩子一起读的这本书,还可以一同探讨下,ta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也可以聊聊,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当然啦,也许ta年纪尚小,不太明白,也不能作数,仅当作亲子间的沟通交流也不错。

《我的路》的文字富有深意,充满隐喻和象征,用图也很有特色,采用的是拼贴艺术手法。薛蓝用信件、杂志、报纸等元素,让图画更丰富;另外,他还在图画中加入了许多他个人的“记忆碎片”,他把自己喜欢的人物、物件或是人们熟知的事物藏进图画中,读起来像寻宝,很有意思。

祝阅读愉快。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路怎么过不迷路的人生插画大师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