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就会“流水”,还伴有臭味,这到底是怎么了?
近日28岁的张女士耳朵流脓、间断疼痛、流水一年多了,起初并未在意,后来随着流脓逐渐频繁和加重,听力也每况愈下,医院看了几次都没有好转。本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最近听朋友说,医院,一家“耳鼻喉”医院,专家长期坐诊,于是医院寻求帮助。
经过主任医生详细查体和查看相关检查报告,诊断张女士为双侧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耳朵“流水”原因是中耳胆脂瘤在作祟,需要手术治疗。
年纪轻轻就得了中耳胆脂瘤,此“瘤”非彼“瘤”,中耳胆脂瘤是中耳炎的临床分类之一,是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组织在中耳腔内增生、堆积形成囊袋结构,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及胆固醇结晶。
虽然不是真性肿瘤,但它像一颗埋藏在耳朵里的“定时炸弹”。中耳胆脂瘤结晶体毒性、腐蚀性较强,容易造成耳内多处骨质坏死。病情久治不愈,会导致严重的听力下降,甚至成为永久性耳聋。不断扩大的胆脂瘤会侵蚀面神经骨管,面部神经遭到压迫后,会造成面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眼睛无法闭合、嘴歪、味觉减退等现象。
此外,会引发内耳炎,患者会出现眩晕、耳聋、耳鸣,伴有恶心、呕吐、心慌等植物神经症状。还可能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等,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医生为张女士实施了全耳内镜手术,摘除了耳朵里的“定时炸弹”,让张女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什么是中耳胆脂瘤
但对于中耳胆脂瘤,大家并不了解。中耳胆脂瘤非真性肿瘤,而是位于中耳内的囊性结构,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其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袋内充满脱落的鳞状上皮和角质物质,由于胆脂瘤可破坏骨质,常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主要症状有听力下降、耳鸣、耳流脓,且多伴有恶臭,严重者可伴有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血栓、迷路炎、颈部脓肿、耳源性面瘫等严重颅内外并发症。手术清除病灶配合药物抗炎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胆脂瘤是胚胎期外胚层组织的遗留,常出现在鼓室、乳突或岩部。
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是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症之一,后天继发性胆脂瘤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中耳黏膜鳞状上皮化有关,临床中较为常见。
不少人发现自己听力下降时,怀疑是不是听神经或鼓膜出了问题。实际上,这也可能是耳垢太多,把声音堵住了,或者是长了中耳胆脂瘤。
中耳胆脂瘤的危害
中耳胆脂瘤会逐渐堆积增大,压迫并腐蚀周围骨质,向邻近组织扩散,严重时可出现骨质破坏性,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患者出现眩晕、面瘫、耳聋、脑脓肿、脑膜炎等颅内外并发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如果有长期耳痛、耳流脓病史的,医院诊治,被诊断为胆脂瘤后,需尽早手术清除,早发现、早治疗,切莫随之任之。
中耳胆脂瘤的日常防护
为了躲开胆脂瘤,生活中要远离噪声环境;保持耳部清洁,洗头、洗澡时避免耳道进水;预防感冒,勿用力擤鼻。胆脂瘤术后3个月内避免头部剧烈、快速甩动,尤其是做了听力重建的患者,以免造成听骨移位;不要坐飞机或进入高速电梯等气压快速变化的环境,以免造成鼓膜内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