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客观性试题的分量有所增加。其中,选择题的分值增加到43分。鉴于此,做对选择题,是高考语文得高分的关键。在现代文阅读中,命题人往往要运用一些技巧设置错误项,用来迷惑考生。比如,或然说成必然,未然说成已然,局部说成整体,肯定说成否定,特殊说成一般,充分条件说成必要条件,因果倒置,强拉因果,张冠李戴,时空移位,对象错配,等等。这几种错误类型,多做一些练习,想必同学们都能总结出规律,练就一双“慧眼",看破命题人的“手脚"。但是,有一种所谓的“错误"类型,有人总结为"于文无据",也有人总结为“无中生有",由于语焉不详,让考生产生了诸多迷惑:所有“于文无据"、“无中生有"的选项都是错误项吗?怎么有些“于文无据"的选项又是正确项呢?到底对与错的界线在哪里?事实上,细究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选择题中“于文无据"的选项确实增多了。这里所说的“于文无据",是指某一选项的一些说法在原文或原材料中没有直接的"对位信息",让考生无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明示词语、句子与之比对。那么,有这些说法的选项,就一定是错误项吗?回答是,不一定,还要具体分析。首先得明确,所谓“于文无据"、“无中生有"的选项是怎么来的。研究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所谓“于文无据"、“无中生有"的选项,大体上有下面几个来路。一是从原材料的具体信息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如全国二卷第2小题的D项: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其中"原因"、“影响"这些词语在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过,它们是概括段意、层意的结果。二是从原文的明示信息中控掘出的隐含信息。如全国一卷第1小题的D项: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原文中的明示信息只是说“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三是从原文确认的前提中推理、推断出来的。如全国二卷第3小题的D项: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这个选项中的前提在原文中是存在的,而结论“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在原文中并没有直接的“对位信息"。四是从读者的角度,对原文进行评价得来的。例如在全国二卷第8小题的B项中,“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等说法,是跳出文本、从读者角度来评价新闻材料得来的,原材料中无任何相关说法。五是从原材料的图表数据中比对转换出来的。例如全国一卷第8小题的D项: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这个选项中的“增加"、“增高”、“攀升”等说法,在原材料中没有任何文字信息,是命题人从图表、转据中比对转换出来的。明白了这些选项的来路,那么如何判断它的正确与错误呢?我们一定要掌握下面的分析方法,找到“正确"与“错误”的分界线。1、于文于据,又跟原文或原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错误项;跟原文或原材料的主旨相符的是正确项。上述第三类选项中有关“多元”、“开放”的说法,符合原文的主旨,原文的论述目的就是要证明社会的多元和开放,能够促进对外贸易,为我国当下的经济改革提供参考。所以该选项是正确项。2、于文无据,又违反逻辑常识,或跟原文逻辑关系不一致的是错误项;推断符合逻辑常识,或跟原文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正确项。比如,原文中说,只有A才有B,选项是没有A就没有B,这是正确项,如果原文中说只要A就B,选项说没有A就没有B,这是错误项。3、于文无据,又是对原文段意、层意做出顾此失彼、舍本逐末概括的,是错误项;对原文段意、层意的概括完整、准确、严密的,是正确项。上述第一类选项中的“原因"、“影响"等说法,是对原文段意的准确概括,因此是正确项。4、于文无据,又是对图表信息所映的趋势、构成、占比等内容做出主观转换的,是错误项,做出客观转换的,是正确项。上述第五类材料中的"增加"、“增高"、“攀升"等说法是对原图表、数据信息做出的客观转换,因此是正确项。这类选项中,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