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君:高手过招比的是两个玄之又玄的东西
李育君
郑州外国语学校届高三(15)班学生
高考成绩分
河南省理科第一名
“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人生的高度,不是你明白了多少道理,而是你守住了多少底线。”年高考轰轰烈烈地落下帷幕,我已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此时此刻,我最想给同学分享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这句箴言。
每个人的内驱力打造了自己的习惯,又由习惯慢慢积累出一个完整的人,因而并没有一套可以确定的“状元行为模式”。我固然可以列出一二三,通过总结学习方法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但是我希望,这篇文章多多少少能给你一些新的感受,不管是惊诧还是沉思,忧伤还是爆笑。
我出生于底蕴丰厚的八朝古都开封,小学期间移居郑州求学。十几年间,时泽有恚有恩,记忆的行囊喜乐清贫,我也在跌跌撞撞地成长。因为是离乡求学,心里确实一直憋着一股劲儿,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说实话,离次次稳居第一、名扬校园内外可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毕竟,填充知识、拿到中等分数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如果没有摸索出自己的方法,是很难突破瓶颈达到理想层次的。
就拿高考来说,很多人可以通过点灯熬油冲到分甚至更高,但是每一个达到分的学霸都必然有一手奇妙的绝活儿,包括但不仅限于笔记整理方法、背诵技巧、纠错方法和放松方式。而当大家问起“你有什么好方法吗”,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啊?没有啊?
这时候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用许多表情包来概括。
并不是学霸们天赋异禀或私藏宝贝。旁观者迷,当局者也迷,学生的日常大同小异,他们真的很难从自己日复一日的平淡里找出什么特点。在高中里见识了各路大神,出成绩后也和许多传说级学长学姐聊过天,再加上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对“学霸”的“秘诀”大概有了一点概念。
高手的习惯不是早睡早起,关键是训练思维
或许,高手过招比的是两个玄之又玄的东西:习惯和态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是指打好草稿、早睡早起等等,其实习惯不只是关于考试技巧、时间安排,更关键的是训练思维。
相信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曾遭遇知识点“背不准”的问题。拿我自己来说,生物书翻到书皮掉下来,依然要面对六错四的生物选择题发呆。可是,早读时我一翻开必修一、看到“走近细胞”四个大字,就丧失了读下去的欲望,就算嗷嗷地半小时读下来,也鲜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在同学的建议下,我养成了做题后看书的习惯。发现哪里记得不准,就把书翻出来记背哪一章节。事实证明,不止是对生物,这种记忆方法对各科都有奇效。
不光是记忆习惯,纠错习惯也非常重要。纠错可不是把错题一剪、一贴就完事的,即使反复翻看错题也不够。纠不掉思维漏洞,刷一百遍高考题也收效甚微。如果翻开我的纠错本,会发现许多看似智障的话,譬如:“注意圆锥曲线主元的选择”“物理力学大题碰撞中注意质量的变化”。甚至还有“论如何写一篇考场‘八股’议论文”“化学高考题设空分析”的奇葩思维导图,等等。这些意识是显然的,却也是核心的、易反复出错的。大家都想不到的是,这个厚本子才是我在考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