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易误汉字组
——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关联字辨析
作者
刘占锋
/《中国封面》编者按/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街头巷尾的标牌中,在各种文字材料里,在当代书法大展中,我们屡屡见到文字方面的硬伤。如何正确使用文字,正确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成了当代书法应用和书法创作中一个不小的问题。轩辕书院副院长刘占锋先生的《书法易误汉字组——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关联字辨析》,详尽地解决了一般书法应用和创作所遇到的文字问题。
刘先生这篇大作与其它同类文章相比较,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以相关联为原则,将古今音义相互关联的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分别组成组进行分析,相对于分散介绍更利于读者进行比较、鉴别、使用。二是对这些关联字进行辨析时,没有局限于现今音义,而是基本涵盖了这些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的绝大部分古今音义。三是这些字的古今音义除了进行简明罗列外,对其主要义项多放在经典名句中进行辨析,使其更直观、更有传统文化内涵。我们的书法作者和广大读者在学习文字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封面》将连续刊载,以飨读者。
.阶、階、堦
阶jiē,⑴台阶;阶梯;梯子。⑵区分高低的等级:官阶;音阶。⑶途径。⑷凭借;根据。⑸升;登;升迁。⑹上达;达到。⑺缘由;导致。⑻地质学名词。
“階”是“阶”的繁体字,同音同义。
“堦”是“阶”义项⑴的异体字,指台阶。
三字关系比较简单。“阶”、“階”同音同义,可以相互替代。只有“阶(階)”与“堦”相互转换时需要注意,“堦”只有指台阶时,“阶(階)”才能与其相通。
三国魏·曹植《闺情二首》之一:“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唐·陈叔达《早春桂林殿应诏》:“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二句中的“阶”指台阶、阶梯,可以与“階”、“堦”相通。
《易·系辞上》:“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贵而知惧,惧而思降,乃得其阶。”二句中的“阶”指途径;《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抱朴子·外篇·尚博》:“近弥祸乱之阶,远垂长世之祉。”二句中的“阶”指缘由;唐·韩愈《释言》:“今三贤方与天子谋所以施*于天下,而阶太平之治。”句中的“阶”指达到;《左传·成公十六年》:“多怨而阶乱。”句中的“阶”指导致,上述句中的“阶”都可以“階”相通,而不可以“堦”相通。
.劫、刦、刧、刼
劫jié,⑴威逼;胁迫:劫持。⑵抢夺;强夺:打劫;打家劫舍。⑶灾难:浩劫;劫后余生。⑷强盗。⑸梵语“劫波”的省称,意为“远大时节”。⑹围棋术语。黑白双方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⑺古国名。
“刦”、“刧”、“刼”是“劫”的异体字。《新华字典》、《中华字典》、《汉语大字典》指其与“劫”音义相同。《现代汉语词典》指其为“劫”义项⑴⑵的异体字,用于灾难、梵语“劫波”的省称时不可以相通。年12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三字作为“劫”的异体字废除。
.杰、桀、傑
杰jié,⑴才能出众的人。⑵特出;杰出。⑶姓。
桀,“杰”的异体字,实际上是“傑”的异体字,同“杰”义项⑴⑵,另指:①鸡栖息的木桩。②勇健。③凶暴;凶悍。④负举。⑤夏末君主名。⑥姓。
傑,“杰”的异体字,同“杰”义项⑴⑵,另指:①通“楬”。木桩。②负持貌。③通“偈”。用力貌。
三字除在“杰”义项⑴⑵情况下可以相通外,其他情况下皆各有独立义项,不可以相通。用作姓名用字时亦不可以相通。
汉·*石公《素书·正道》:“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临难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有贤豪之士,不须限于下位;有智略之人,不必试以弓马;有山林之杰,不可薄其贫贱。”宋·苏轼《居士集叙》:“邪说之移人,虽豪杰之士有不免者。”宋·李清照《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雄。”上述句子中的“杰”均可以“桀”、“傑”相通。
汉·王充《论衡·儒增》:“人桀于刺虎,怯于击人。”句中的“桀”表示勇健;《韩非子·亡徴》:“官吏弱而人民桀,如此则国躁。”句中的“桀”指凶暴、凶悍,二句中的“桀”都不可以“杰”、“傑”相通。
《后汉书·第五伦传附第五种》:“傑然自建,在乡曲无苞苴之嫌。”句中的“傑”指用力,亦不可以“杰”、“桀”相通。
.借、藉
借jiè,⑴暂时使用属于他人的人、财、物。⑵把属于自己的人、财、物暂时给别人使用。⑶假托:借口;借故。⑷依靠;利用:借助;凭借。⑸帮助。⑹推重;赞许。⑺连词。相当于“假使”、“假设”。⑻用同“惜(xī)”。
“藉”为多音字。㈠读jiè,“借”⑶⑷⑺义项的繁体字,同音同义。另指:①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②铺;垫。③践踏;欺凌。④坐卧在某物上。⑤抚慰。
㈡读jí,①杂乱;盛多。②古代田制。③进贡;奉献。④用绳缚。⑤顾;顾念。⑥通“籍”。登记。⑦姓。
二字仅仅在读jiè、表示假托、借助、凭借和作连词表示“假使”、“假设”时可以相通,其他音义皆不可以相通。
唐·韩愈《答陈生书》:“借听于聋,求道于盲,虽其请之勤勤,教之云云,未有见其得者也。”宋·陈德武《水龙吟》:“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泪。”明·洪应明《菜根谭·前集百三十》:“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清·申涵光《荆园进语》:“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乃是见识超卓。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四句中的“借”均指“凭借”,可以“藉”相通。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教》:“耳之闻也藉于静,目之见也藉于昭,心之知也藉于理。”唐·陈子昂《答制问事·贤不可疑科》:“圣必藉贤以明,国必待贤以昌,人必待贤以理,物必待贤以宁。”唐·吴兢《贞观*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唐·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四句中的“藉”皆读jiè,亦指“凭借”、“借助”,可以“借”相通。
宋·郑少微《鹧鸪天》:“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宋·陈造《房陵十首》之一:“已借蜡钱输麦税,免教缉捕闯门来。”二句中的“借”为义项⑴,指借用;宋·文天祥《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句中的“借”为义项⑸,指帮助,三句中的“借”皆不可以“藉”相通。
唐·杜牧《叹花》:“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宋·李清照《玉楼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二句中的“藉”都读jí,前句中的“狼藉”指杂乱、盛多貌;后句中的“酝藉”也做“蕴藉”,表示含蓄而不显露,皆不可以“借”相通。
.斤、觔
斤jīn,⑴市制重量单位:几斤几两。⑵喻指分量。与他比,你还不够斤两。⑶古代一种比斧小而刃横的砍伐树木的工具:斧斤。⑷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⑸砍;削。⑹加在某些以重量计算的物名后作其总称。⑺[斤斤]:明察。也引申为过分。⑻姓。
“觔”为“斤”义项⑴的异体字。另同“筋”。
“斤”原为“觔”的俗字,二字仅在指重量单位时相通。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宋·苏辙《除中书舍人谢执*启》:“良冶之砥石,不能发无刃之金;大匠之斧斤,不能器不才之木。”二句中的“斤”均指砍伐树木的工具,均不可以“觔”相通。
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唐·白居易《重赋》:“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二句中的“斤”均指重量单位,均可以“觔”相通。
《淮南子·道应》:“良马者,可以形容觔骨相也。”句中的“觔”同“筋”,不可以“斤”相通。
.浸、寖
“浸”为多音字。㈠读jìn,⑴湖泽。⑵灌溉;滋润。⑶渗入;渗透。⑷渍;泡在液体里。浸种:放在水里浸一浸。⑸淹没。⑹微视;仔细看。⑺古水名。⑻逐渐。⑼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犹“假使”、“如果”。
㈡读qīn,①[浸淫]:渐进。②一种眼病。
寖jìn,古“浸”字。同“浸”。另用同“寝”,指睡眠。
“寖”,《新华字典》、《中华字典》没将其列为“浸”的异体字;《现代汉语词典》指其仅为“浸”义项⑻的异体字。
《庄子·逍遥游》:“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句中的“浸”指灌溉;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五:“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句中的“浸”指浸泡,二句中的“浸”都不可以“寖”相通。
《后汉书·酷吏传》:“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唐·吴兢《贞观*要·公平》:“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二句中的“浸”指逐渐,可以“寖”相通。
.径、徑、逕、迳
“径”为多音字。㈠读jìng,⑴狭长的小路;走小路;走近路。⑵指方便、快捷的可以达到目的的途径与方法:捷径;门径。⑶表示直接做:径行处理;径自答复。⑷直径的简称:直径;半径。⑸迹。⑹行;行走。⑺疾速。⑻轻。⑼度量;衡量。⑽长。⑾表承接关系,犹“就”、“即”。⑿特地;特意。
㈡读jīng,①取道;经过。②南北为径。
“徑”是“径”的繁体字,同音同义。
逕jìng,是“徑”的异体字。在“径(徑)”读jìng、义项⑴-⑷时二字相通。另指:①至;往。②直;直捷。③经过。
“迳”是“逕”的简体字,《通用规范汉字表》只用于姓氏人名、地名。迳头,在广东省佛冈。不可与“径(徑)”、“逕”上述义项相通。
“径(徑)”与“逕”在都读“jìng”的情况下,其常用义项,如小路、直接、直径、捷径等义项相通,而不同读音、其他义项则不可以相通。
《荀子·正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句中的“径”读jìng,指直接;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三句中的“径”读jìng,指小路;晋·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南朝·梁·沈约《饯谢文学离夜诗》:“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两句中的“径”指直径。上述句子中的“径”都可以“逕”相通。
三国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二十五:“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句中的“径”指行;宋·苏轼《竹枝歌》:“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句中的“径”指长,二句中的“径”皆不可以“逕”相通。
.局、侷、跼
局jú,⑴约束;限制:局限;局促。⑵狭小。⑶弯曲。⑷卷。⑸近;短。⑹部分:局部。⑺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⑻办理某些业务的机构或商店:邮局;书局。⑼职务;职事。⑽棋盘:棋局。⑾量词。次数。⑿形势;总体情况:局面;*局;大局已定。⒀特指一些聚会:饭局;牌局。⒁室。⒂盒子。⒃人的器量、心胸。⒄催逼;逼迫。⒅圈套:骗局。⒆拘谨。
“侷”,“局”的异体字。[侷促]也做[局促],①短小;狭小。②拘谨;不自然。③时间短促。
“跼”为多音字。㈠读jú,“局”的异体字。[跼促]同[侷促]、[局促]。“跼”另指:①[踡跼]:迫屈不伸。②俯。③促。④举起一脚。⑤马行不进貌。⑥上举。
㈡读qú,同“跔”。筋脉拘急,关节不能屈伸。
“侷”、“跼”作为“局”的异体字,只在“局”表示拘谨、约束、限制等义项时可以相通,组词[跼促]、[侷促]时同[局促],其他条件下不可以相通。
汉·桓宽《盐铁论·救匮》:“议不在己者易称,从旁议者易是;其当局则乱。”明·洪应明《菜根谭》:“世事如棋局,不着的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着了方见真空。”二句中的“局”指棋局,前者引申为当事者,不可以“侷”、“跼”相通。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郦炎传》:“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句中的“局”指局限,可以“侷”相通。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天高不敢不局,地厚不敢不蹐。”句中的“局”指踡跼,引申为畏惧、约束,可以“跼”相通。
唐·元稹《论宝》:“骥跼环堵中,骨附筋入节。”句中的“跼”指马行不进的样子,“局”、“侷”均无此义,三者不可以相通。
.巨、钜、鉅
“巨”为多音字。㈠读jù,⑴规矩。木工的方尺。后作“矩”。⑵大;很大。⑶最;极。⑷通“距”。距离。⑸通“讵”。犹“岂”;怎么。⑹姓。
㈡读qú,[未央]:未尽;不尽。
“鉅”是“巨”读jù、义项⑵的异体字,亦通“距”、“讵”。另有义项:①坚硬的铁。②钩。③通“虡”。悬挂钟、罄的架子的立柱。④地名用字。⑤姓。
“钜”是“鉅”的简体字,同音同义。《新华字典》(第11版):“钜(鉅)”义项为:①用于地名。②姓。《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钜”义项为:①硬铁。②钩子。③同“巨”“大;很大”义项。
三字的关系,只有“巨”读jù、都表示大、很大义项时,方可以相通。其他读音、义项下皆不可以相通。都可以用作姓氏,但不可以相通。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岂其才巨小哉,所居要也。”宋·刘清之《戒子通录》:“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人才有长短,能有巨细。君择才而授官,臣量己而受职。”二句中的“巨”读jù,谓大,三字可以相通。
《管子·宙合》:“成功之术,必有巨矱。”句中的“巨”指规矩,不可以“钜(鉅)”相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鉅。”句中的“鉅”字通“虡”,指悬挂钟、罄的架子的立柱,可以“钜”相通,而不可以“巨”相通。
.眷、睠
眷juàn,⑴回视。⑵向。⑶恋;爱慕。⑷关心;想念;顾念。⑸爱重;恩宠。⑹夫妻;家眷;亲属。⑺姓。
“睠”是“眷”义项⑴⑷的异体字。其他条件下两字不可以相通。
《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句中的“睠”字指回视,可以“眷”相通。明·汤显祖《奉祭酒戴愚斋先生》:“美哉秋水,眷我伊人。”句中的“眷”指爱慕,不可以“睠”相通。
宋·鲍照《梦归乡》:“沙风暗空起,离心眷乡畿。”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三句中的“眷”皆为义项⑹,分别指家乡、夫妻、妻子,都不可以“睠”相通。
作者简介:刘占锋,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和出版发行等领域均有一定造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人民日报》理论部、河南大学新闻编辑出版研究所聘为特约高级编辑和特邀研究员。历时16年编纂(主编)的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第一套任意字检索大型工具书《中华语汇通检》(《中国成语通检》、《中国名言通检》、《中国名诗句通检》、《中国辞赋词曲名句通检》四卷,河南大学出版社年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型工具书没有任意字检索的历史,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该书被评为河南省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成语通检词典》在释义、体例、索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创新,人民日报曾发长篇书评,给予高度评价。
文章来源:《书法导报》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