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该病的发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造成各方面的压力。随着共济失调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类病患就诊量也明显增加。因此,神经内科专家建议大家多了解共济失调,明确该病是如何发生的,了解其症状,才能更好的防止和尽早的发现该病,尽可能的将病痛及其影响降低到最小!
什么是共济失调?
从字面上可能比较难理解共济失调什么样的疾病,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②小脑性共济失调;
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
④大脑型共济失调。
而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哪些因素所导致的?
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由于小脑的病变,如小脑蚓部损害、小脑半球损害、全小脑共济失调,损害又由细胞瘤肿瘤,转移瘤等造成,在共济失调患者检查时应做相应的排除检查,如:CT、MRI(核磁共振)来对脑部进行排除检查是否属于小脑性共济失调,才能确定病因对症治疗。
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铅、砷、汞中*,酒精中*,代谢性疾病等。后根病变,常见于转移瘤。后索病变,常见于脊髓联合变性、酒精中*、脊髓压迫症等。丘脑病变,常见于脑血管病。顶叶病变,常见于脑血管病、肿瘤。对于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需要确定位置和类型,如周围神经炎应检查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如考虑在后根病变或后索病变应检查肌电图、诱发电位、病变部位的MRI,脑脊液检查,或脊髓造影检查。考虑在丘脑或顶叶时最好检查脑CT或MRI。
大脑性共济失调
大脑性共济失调以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外伤、变性性疾病等多见,检查依然以CT、MRI(核磁共振)为主以及脑电图来确定是否是大脑性共济失调。
前庭性共济失调
前庭性常见于急性迷路炎、内耳出血、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核的急性病变等。检查以电测听、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等来确定病变。
平衡功能变差、步履不稳、动作迟缓、无法长时间站立得了共济失调之后会有哪些症状?
1、在初期时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下肢共济失调,其症状为在行走时步履不稳、无法长时间站立、肢体摇摇晃晃等。动作的反应也会相对的变得迟缓,准确性也会出现变差。
2、在中期时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在说话时发音异常,含糊不清以及音调异常,且在吞咽时会感到困难,容易呛咳。眼球运动出现障碍,在转动时不平顺,以及影像会出现重叠、分散的现象。肢体运动出现不协调,无法进行写字等。
3、在晚期时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说话极其不清楚,甚至无法讲话。肢体出现无法站立的症状,需要使用轮椅。最后会逐渐失去意识,昏迷不醒。
专家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温馨提示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疑似共济失调的症状,要及时发现并尽早检查明确,同时如果确诊为共济失调,医院进行治疗,避免耽误治疗*金时间,延误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