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听力残疾患者数量逐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数逾30万。同时,伴随国家放开二孩*策,听障儿童数量增加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儿童听障问题形势严峻。
针对中国大陆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我国在年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全国爱耳日”,后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呼吁大家更好地保护、爱护耳朵。
影响耳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长时间戴耳机,播放高音量的音乐,这是不是你生活的常态?
但是这么一个平常的习惯,却一直在损害你的听力!
长时间佩戴耳机容易导致外耳道分泌腺堵塞,诱发外耳感染
常见的造成听力损伤的因素还有:
①耳道堵塞:耵聍(耳屎)栓塞、耳道异物、耳道狭窄。耳道堵塞可导致声音传导路径受阻,从而影响听力,特别是耵聍遇水可发生胀塞,进一步加大影响。
②耳部感染:外耳道炎、中耳炎、迷路炎
③腮腺炎、带状疱疹导致神经性耳聋
④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嘈杂等各种声音
⑤耳*药物、耳部外伤、头部外伤
⑥先天性,孕早期病*感染或耳*药物的使用等都会对婴儿的听力产生影响;遗传性即由致聋基因引起,故不要忽视孕前检查;
⑦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老龄化、熬夜、精神紧张等。高血压会导致全身血管病变,其中就包括内耳微循环,造成内耳血氧缺乏,导致听力减退;高血糖会损害耳内神经和组织,破坏听力。
常见耳疾病及预防
一、炎症
耳部常见炎症:
外耳:
掏耳朵等不良习惯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容易继发感染
①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表现:耳痛,耳内分泌物增多
②慢性外耳道炎
表现:耳痒,并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
③坏死性外耳道炎
表现:耳痛、流脓
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外耳道、颅底及周围软组织的感染
中耳:
游泳、跳水等运动可导致病原体随水进入耳朵,引发中耳感染;
①化脓性中耳炎
症状: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内流水、流脓甚至流血
②分泌性中耳炎
症状:耳痛、耳闷、耳堵、听力下降或耳鸣
大多数中耳炎发生在冬季和早春,部分中耳炎会自行好转或痊愈。
中耳炎好发于儿童,该病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即2岁和5岁
婴儿在躺着哺乳时,乳汁可能通过咽鼓管返流至中耳内,继发中耳感染,故婴幼儿应当调整不当哺乳方式,如哺乳时应当让婴儿头部竖直,并注意乳汁流速。
二、耳肿瘤
耳部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但可能危及生命,应予以重视。早期通常会引起耳鸣、耳闷和渐进性听力下降的临床症状。
三、耳聋
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导致终生残疾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年发布的数据,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的人群高达4.66亿人(约占世界人口5%),其中儿童听力损失者约万。此外,全世界大约有11亿的年轻人,存在因不良用耳习惯带来听力损失的风险。
护耳小提示
①不要经常反复挖耳朵、揉耳朵等,正确清洁耳朵(用蘸了医用酒精的棉棒轻轻地掏)。
②饮食宜清淡,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③远离噪音:听收音机及戴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④洗澡时应当带浴帽,避免耳朵进水;
⑤听到巨响,迅速张开口,捂住耳朵。
⑥经常捏耳垂,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⑦进行听力筛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能够有效预防耳疾。
保护我们的耳朵,注重耳部的干净卫生问题等,对于我们远离疾病困扰以及提升个人形象都是很有帮助的。让我们重视耳疾,改掉不良习惯,为自己能持续享有健康听力多多用心。
*本文中部分资料来自健康医典网、百度百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