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基层医生必看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
TUhjnbcbe - 2021/8/14 21:20:00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94665.html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医院把医护人员能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作为衡量其临床技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约占所有抗感染药物的50%)和氨基糖苷类,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误区如下。

β-内酰胺类应用误区

误区一

把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作为治疗CAP首选药物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致病原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团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作用并不强。因此,除了由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外,不应首选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

误区二

当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更换同类药物

由于不同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当某种第三代头孢菌素无效时,再应用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往往也无效。

误区三

把头孢哌酮应用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含有甲基四氮唑侧链结构的头孢菌素可干扰维生素K在体内的循环,增加出血倾向。所有的广谱头孢菌素均可因抑制肠道细菌而使维生素K的合成减少而影响凝血功能。

误区四

把头孢唑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于老年人或有潜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从抗菌谱和价格来说这两种抗生素可以联合使用,但因这两种药物都对肾脏有损害,不宜用于老年人或有潜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误区五

未重视对青霉素过敏史的询问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有10%的交叉过敏性,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应用中的误区

误区一

每日给药次数过多

未认识到这类药物血药峰浓度与其抗感染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每日给药次数过多(每日2-3次给药)的问题。近年来主张每日1次给药,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

误区二

单独应用于肺部感染的治疗

氨基糖苷类药物在痰液中的浓度仅为血浓度的20%-30%,加上痰液中的钙、镁离子和脓液中的酸性和厌氧环境也会影响其抗菌活性,因此,该类药物不宜单独用于肺部感染的治疗。

误区三

与其他具有耳、肾*性药物的联用

如与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强力利尿剂、头孢唑林等同时应用时可增加其肾*性。

误区四

与林可霉素的联合应用

针对临床上屡屡出现丁胺卡那霉素与林可霉素联合应用引起死亡的报告,有学者作了动物实验研究,他们把大鼠分为单独给予林可霉素或丁胺卡那组和联合应用林可霉素和丁胺卡那组(又分为给药顺序不同的2组)。

实验结果显示,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组大鼠的中*症状和死亡的鼠数明显地多于单独给药组,而给予林可霉素后3小时再给予丁胺卡那组大鼠的中*症状和死亡的鼠数明显地多于给予丁胺卡那后3小时再给予林可霉素组。由于林可霉素与丁胺卡那并无配伍禁忌,故推测上述现象可能与林可霉素可加重丁胺卡那的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引起呼吸抑制有关。

纠正观点,认清危害

许多临床医生认为“新药比老药好,贵重药比便宜药好,进口药比国产药好”,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例如,认为所有的感染患者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作用都优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等。

其实,除了少数严重感染、有生命危险的病例外,多数感染患者应当遵循“能用窄谱不用广谱、能用老药不用新药、对症即好药”的原则。一些老药经过较长时间临床实践的考验,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也较为可靠。相反地,一些上市前或上市时认为安全的新药,也许会在上市后不久,因发现其具有严重不良反应而撤出市场。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危害有:①降低临床疗效,影响预后;②延长就诊和住院时间,增加医药费用;③诱导细菌产酶,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④增加不良反应,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南京医院呼吸科殷凯生

村医之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层医生必看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