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玉,兖州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年已经12岁了。
走在大街上,这位笑容腼腆、面目清秀的女孩佩戴助听器已经7年了。自从测出听力有障碍,家人四处奔波,尽力创造条件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年9月她到了入学年龄,就读于普通小学。由于听力有障碍,学习特别费力,老师讲课她听不清,学习任务她完成不了,和同学交流困难,这些让她感到压力特别大,常常泪流满面。家人看到这一切更是心里发酸,不是滋味。
年9月,家人接受老师的建议,让刘金玉走进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为了让刘金玉能够更好地学习,一家人从学校附近租住房子,妈妈照顾她和年仅8个月的弟弟,全家人仅靠爸爸一人打工维持。家人所做的一切,刘金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把这些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人们常把聋人说话比作铁树开花,特教学校的老师特别注意对听力残疾学生的语言训练。课堂上师生对着镜子练习发声,纠正发音的口形;借助压舌板矫正孩子的发音;手拿纸条感受发音气流的变化;练习吹气球、吹哨子、吹乒乓球、吹蜡烛调节气息训练呼吸……一个看似简单的拼音却要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对于这些在普通学校从未接触和学习的内容,刘金玉总是学的特别认真。
汉语拼音是聋生学发音、掌握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必备的重要辅助工具,而一些拼音的学习对聋生来说却异常困难,听不到拼音发出的声音,看不到发声的部位。在学习拼音g、k、h时,老师为了让学生练习舌根的力量为发声做准备,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口含温水,微微扬起头部,不能把水吞咽下去。
为了掌握发音的要领,刘金玉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不小心把水咽进肚子里,再含;含住的水发出的声音不够响,再练;含的水太多溢出嘴外,再重新开始……
周而复始,直到把舌根的力量控制得当。那几天,刘金玉的肚子总是鼓鼓的,但眼睛却是亮亮的,嘴角总是翘翘的。正是她这种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从一年级到现在,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十星级学生。
在学习上,刘金玉刻苦好学,勤于动脑。读书是她课余的一大乐事,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的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她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写作水平,她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同学们面前诵读。
在家里,她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讲文明有礼貌,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刘金玉小小年纪,却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而她身上体现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更是残疾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